愛情怎麼形成的?愛情從哪裡開始?愛情有沒有流程?人們什麼時候可以感受到愛?又怎麼結束了呢?不知情的人會說,Amy你是不是戀愛高手,所以開這種課程?也曾有學生對我說:老師,你真是破壞氣氛的人,愛情這麼浪漫,怎麼也可以拿來開課?然後有人就說:這個課應該很好混!至少有趣吧?不過,社會學是啥?大學有必要開這種課嗎?
知悉我學術研究關懷的人,就會明白,十年前我的博士論文研究主題雖然為「公民身份(citizenship)」,但是在該研究中,已經開始不同於過往將公民身份的一切侷限於公共領域之傳統政治哲學理論劃分,而是將私人領域(private sphere)的論述與親密公民身份(intimate citizenship),視為檢視社會變遷的重要範疇。事實是社會學理論視野從來就沒有對情感、身體、慾望或者親密關係視而不見。然而,意識形態將我們直接隔離在理論視野之外,所以,我們誤以為所有的愛情問題、犯罪、決定或衝突都應被視為:「你家裡的事,自己面對」。果真如此嗎?
國際知名的社會學家Ulich Beck、Anthony Giddens、Niklas Luhmann;或者當代百大政治哲學家之一的芝加哥大學教授Martha Nussbaum等人,皆看重情感(emotion)和關係(relationship)對於認同、生命軌跡、生活政治實踐的重要性,有些話語,總是可以使人凝視許久。如:「現代愛情的基礎在於平等、開放的對話、協商、自我揭露與相互信任;現代愛情意味著自我認同與自我軌道的改寫;現代愛情處於不斷流動、更新的狀態,以配合雙方變動的反思結果;個人的選擇權受到尊重與解放,拆夥不等於犯罪。」
經過理論爬梳、社會事件的觀察以及看到青年學生們的迷惘,從103年2月(第二學期)開始。大同大學通識教育課程中,開始有了一門名為「愛情社會學」的科目,本次即以「愛情社會學」此課程科目作為參與評選的主題,依序呈現教學理念與說明課程品質的確保原則;教學單元的規劃、教材製作與教學實施之設計與舉隅;以通識課程作為能力建立之規劃、實施歷程及成果;呈現學生形成性評量與教師教學評量分數表;提出課程實施成果的外部影響效益及相關結論等,並呈現相關佐證資料。藉此傳遞我教授此課程的認識論、方法論與教學論,以及幫助學生培養能力的系列性規劃、實施與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