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施盈佑:框限裡的無限 「動」國文

 

框限裡的無限「動」國文


施盈佑

摘要

  本課程「國文(一)」是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 106 學年第 1 學期的必修課程,因為是沒有選擇性的必修,加上使用固定教材,所以在種種框限條件裡,如何讓學生獲得無限的學習可能,這明顯是道難題。當然,更不能忘記,還有許多青年學子以「廢課」認知「國文」的嚴峻形勢。

  不過,縱使面對如此的內外條件,教師仍舊抱持著樂觀的態度,只要我們能調整課程,便可正面迎擊種種困境。正因如此,本課程以「動」為設計理念,在 18 週課程的規劃裡,透過各項活動去引導學習者,更積極投入國文課程。

  在「動」國文的設計裡,教師在課堂上的身份是有所轉變,較多時間是引導者或參與者,但在課前、課後,卻要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然而,此種身份轉變也意味學生學習方法的改動,所以當學生「動」起來時,於是產生兩種教學成效:第一,閱讀多。在傳統的講述教學裡,學習動機較薄弱的學習者,閱讀通常只來自於課程文本,且由教師單向灌輸,此效力明顯不佳。但在本課程的設計,學習者必須不斷分享或講述,因此閱讀文本之外,更會主動查閱相關資料,讓閱讀自然而然延伸到課程文本之外。第二,書寫多。本課程的諸多活動,皆要書寫成一份作品,因此對於書寫能力較差的技職生來說,有趣活動的糖衣下,其實包裹著激發書寫能力的維他命。

  本課程設計的各項活動,絕多數是因應課程內容而創發,或許這些活動無法直接使用在其他國文課程,但必定能提供設計想法的一些正面助益,甚至略加調整即能運用操作。這應是本課程對於國文教學的一點小貢獻。

 

 

瀏覽數: